8月15日,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CCTV-4)推出的特别节目《生态中国》——第5期《山水工程 永续之路》采访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博士向国萍,介绍若尔盖高原地区治理沙化的专用法宝——柳沙障。
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博士向国萍
节目中,向国萍指向身后一片被绿色“格子大衣”覆盖的沙地:“结合气候特征,采用了耐寒耐旱的高山柳编成枝条网格,防止沙进一步风蚀和移动,达到挡风固沙的作用”。镜头扫过,昔日的流动沙丘已被纵横交错的绿格锁住,曾因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而面临生态危机的若尔盖湿地在四川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若尔盖山水工程”)的推动下,正上演生态逆转,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若尔盖山水工程是“十四五”以来四川获中央资金支持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修复类项目,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系统治理为核心,在水系治理、湿地恢复、矿山修复中协助推进创新实施多项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据悉,该项目累计保护修复湿地9564.77公顷,治理沙化土地1.31万公顷,退化草地11.91万公顷,修复矿山生态653.04公顷。
通过几年来的治理,若尔盖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逐步形成。项目累计修复生态面积23.25万公顷,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85.5%,湿地保护率54%,森林覆盖率12.53%,年增水源涵养量超3.33亿m³,阿坝州大气环境质量排名全省第一、全国前五,州域内28个国省控制断面水质全面达到Ⅱ类以上标准,有力助推了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阿坝州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松潘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若尔盖花湖成功入选国家美丽河湖建设优秀案例。阿坝州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不断提升,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超95%。
若尔盖山水工程筑牢了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探索出“系统治理撬动绿色产业”的高原可持续发展之路,未来,我队将聚焦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充分发挥首批全国绿智双化转型试点单位示范作用,创新打造一体化数字化场景体系,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地质智慧与力量。
(转自: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