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西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新驱动引领绿色转型发展,盐湖资源形成循环产业链,绿电突破储能技术瓶颈,工业加文旅融合释放生态红利。如今的柴达木盆地,正以资源高效利用,产业低碳循环,生态价值转化的高质量发展实践,成为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的标杆示范区。
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重要宝库,科技创新正在这里重塑盐化工产业格局。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在钾肥生产尾卤中提取锂元素,再利用提锂后的贫卤提炼金属镁,构建起钾镁锂资源梯级利用体系,让每一份资源都得到最大化利用。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包庆山:
我们落实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实施钾肥、碳酸锂精细化作业和制度化管理,加快节水,节能降耗等工程化研究与应用,打造生产系统升级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在盐湖的资源循环模式持续释放效能的同时,盐湖提锂技术应用与产业规模也在同步实现新突破。七月初,中国盐湖青海汇信年产两万吨碳酸锂项目,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首批电池级碳酸锂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gbt 23853标准要求,项目运行稳定高效,日均产量保持在25吨左右。
项目创新采用连续立交移动床吸附mvi蒸发浓缩等八大行业领先工艺,全程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实现了原料生产产品全链条绿色升级,也是进入五矿体系后发挥五矿系统一体化协同发展优势。第一个,投产运行的新项目标志着青海汇信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再次实现关键突破,为加快青海汇信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海西州,德令哈市另一场绿色变革正在上演,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采用自主研发技术,攻克太阳能发电间歇性难题,实现24小时稳定供电。
我们的二期50兆瓦是全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年设计发电量1.46亿度,可以满足8万余户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配套的熔盐储能系统让太阳能发电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电,年节约标煤4.8万吨。
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的进程中,海西州文旅产业也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茶卡盐湖景区创新推出工业加,旅游加教育融合模式,游客既能沉醉于天空之镜的绝美风光,又能深度体验古法采盐工艺。近距离参观现代化生产线。
去年,茶卡盐湖景区接待研学团队近300团次体验人数超5000余人,累计收入达17万元。今年呢,我们创新推出了非遗系列研学体验项目,将本地盐文化与传统非遗之美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实现了目标客群的全覆盖。
如今的海西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已超2600万千瓦,占我省百分之38.4。盐湖提锂产能占全国80%以上,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关键支撑。旅游资源富集,全省七个游客破百万人次的景区,中海西州独占五席,茶卡天宫一号,察尔汗盐湖,大柴旦,翡翠湖,乌苏特,水上雅丹等重点景区年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生态旅游成为绿色发展新引擎。
我们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未来,海西州将在生态保护中培育新动能,大力发展要素经济,飞地经济,巩固提升盐湖新能源等产业特色优势,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转自:青海盐湖股份 微信公众号)